大家好,青睿說技術今天的主題說說是智能家居,目前智能家居領域做得比較好的就是小米和華為了。下面就主要從這兩家的智能家居的方方面面來聊一聊。
華為精裝修樣板間
你可能去過一些萬科,中海等等大開發商的樓盤,你可能發現了華為的智能家居,一個精裝修的樣板間,客廳是華為的智慧屏,可以在手機上查看操作,可以語音關閉窗簾等等,基本上整個操作體驗已經非常成熟。小米同樣也有和一些開發商合作,但是更多的可能還是米粉自己在家改造得比較多。那他和米家的區別是什么呢?米家都知道基本是來自小米自己的生態鏈公司的,而華為的智能家居其實都不是華為的,比如掃地機器人來自于360,空氣凈化器來自于北京一家叫720的公司,甚至飲水機,凈水器等等都是華為與第三方公司進行合作的產品。相比于米家之前以智能音箱作為中心,華為是以智慧屏作為中心,可能是第一個明確把電視作為家庭智慧中心的廠家。
華為和小米最新款路由器
關于智能家居的入口討論了很多年,一開始說路由器可能是智能家居的入口,因為它能連接很多的設備,又有儲存能力,又可以安裝應用,但是很快焦點就從路由器變成了智能音箱,就有了小愛同學,天貓精靈,小度小度,小藝小藝等,因為語音這種交互方式肯定比路由器更為自然。但是華為第一次做電視就支持了低功耗語音喚醒,似乎多了一個屏幕,可以顯示交互的電視身份就突然重要起來,還有儲存功能,又有足夠的算力,支持語音交互,同時還有視覺反饋,甚至還有攝像頭這樣的傳感器。當我們回到家,就可以從手機的小屏幕轉移到電視的大屏幕上,而且承載智能家居中心這個責任。同時電視本身的成本跟形態跟現有的電視并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,所以無論是小米隨后的跟進還是OPPO的智能電視入場,都預示著電視可能慢慢的會成為接下來智能家居的中心。
小米智能家庭方案
再來看華為的整個智能家居方案的時候,就有兩個比較大的疑問?首先此時此刻的華為智能家居跟小米究竟有什么不同?在小米智能家居已經鋪得如此全,價格如此便宜,外觀如此漂亮的情況下,華為能殺得出來嗎?翻閱了過去6-7年小米和華為關于智能家居的新聞,整理了一個大致的時間線,發現兩家可以說在智能家居上的策略是非常不同的
小米和華為智能家居的策略時間線
小米目前的主要智能家居,都是通過生態鏈公司來做的,而華為除了手機電視路由器智慧屏等8個產品線以外,智能家居都是與市面上其他公司合作。做消費品公司的鏈條很長,包含設計、生產、渠道、品牌、銷售、物流、售后等等,很少有公司能同時處理好這些問題。就像馬云做阿里巴巴的時候可不是一個人,是十八羅漢,雷軍成立小米的時候有8個創始人,有硬件的軟件的物流經驗的和負責工業設計的,尤其是劉德,米家的成功都離不開這位大佬。資本注入,流量扶持,小米生態鏈的創新在于投資生態鏈公司的同時幫你解決好設計品牌,給你靠譜工業制造和銷售渠道,還給你提供物流和售后團隊支持,這種模式可以快速復制一大批生態鏈公司,所以看到小米孵化了非常多的生態鏈公司,比如做燈的yeelight,掃地機器人的石頭,空氣凈化器的智米,手環的華米等等。
小米部分產品大全
小米生態鏈公司和小米合作,都要延續小米的高性價比路線,從利潤角度來說,很難有足夠的利潤去做研發和創新。這在智能家居行業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,而這些高性價比產品形成的流量幾乎都給到了小米,在小米“硬件不盈利,互聯網服務盈利”的邏輯里不斷的正循環。當然也有做得好的已經上市的生態鏈公司,其他他們也在研發自己的產品和APP。
小米投資的生態鏈上市公司
華為智能家居和很多廠家合作的模式,更像是一種開放的模式。這種模式有什么優缺點呢?
華為開放策略的優點就是開放,就是官方所說的1+8+N, 8是華為自己的產品自己做, N就是交給傳統廠商去做,所以華為幾乎可以和各個行業去合作。從消費者角度來說,就是在選購家電的時候,不用刻意地去選擇米家或者生態鏈,公司產品選擇面可以更大,更多的合作伙伴帶來更多豐富的產品,還有就是價格段的豐富,既有便宜的產品去拼性價比,也有中高端產品賺取合理的利潤。智能家居其實需要開發商或者物業給出一整套解決方案,讓他們像水電一樣去維護,才有可能真正進入到普通家庭。開發商去選擇全屋家電合作品牌的時候只考慮一家很難,不光是利潤問題,也是消費者認知的問題。而華為這種開放合作的模式,對于很多家電選擇來說空間就非常大。
那開放的缺點就是合作伙伴的緊密程度,比如格力,美的,并不能像小米跟小米生態鏈之間那樣深度的綁定,所以在配合使用一兩個型號接入聯動,但是真要跟華為進行很深度的合作,相當于放棄了自己探索智能家居的可能性。而即便跟其他廠家合作,也不一定會用自己最主要的機型來配合,在外觀上也很難做到像米家一樣去控制整個設計風格。其實美的格力傳統家電巨頭,都在做自己的智能家居,智能家居的協議跟標準里面有很多現成的方案,傳統巨頭把自己的家電一夜之間變成智能家居,難度并不大,比如創維有冰箱,電視,空調的全套解決方案,格力有格力家居,美的有美的美居。
目前小米和華為全都開放了兩種合作模式:第一,傳統家電品牌可以用華為或者小米的芯片方案植入自己的品牌,通過認證,快速使設備支持現有華為或者小米的體系。認證的關鍵是安裝小米或者華為的WiFi模塊,多少錢呢?9塊9!米家最大的合作伙伴可能就是宜家的燈泡系列,華為從歐普到格力和美的都有,但合作的型號并不豐富。第二,除了硬件級別的合作之外,就是運營對接,具體操作就是在智能家居的后臺綁定傳統智能家居各自的APP,用統一的賬號體系管理不同品牌的智能家居,在智能電視和音箱上都可以直接用語音的方式操控這些設備。
華為智慧屏智能家居的中心
所以究竟小米跟華為是哪種方式能成功,或者能成為主流呢?2014年開始小米選擇Zigbee作為智能家居互聯的一個方案,它比藍牙連接的設備數量更多,比WiFi的功耗更低,到現在為止,小米很多智能家居都依然以這個作為最主要的連接方式。然而在2020年的今天,小米和華為都在自己的智能家居的連接方式里邊增加了NBLTE,也就是新版本的藍牙以及低功耗的WiFi技術作為未來的主要連接方式。最近的MIDC 2020小米開發者的大會上,小米還發布了最新的Xiaomi Vela 小米物聯網嵌入式軟件平臺,是小米基于開源實時操作系統NuttX打造的物聯網嵌入式軟件平臺,Vela在各種物聯網硬件平臺上提供統一的軟件服務,支持豐富的組件和易用的框架,打通碎片化的物聯網應用場景。
說了這么多智能家居到底該怎樣選擇?其實智能家居的成長期跟爆發期都還沒有到來,現在很簡單,如果你是華為手機就去買華為的智能家居,你是小米就去買小米生態鏈的產品,都是非常香的選擇。